這禮拜的旅遊推薦大家都指向賞梅去~鄧先生的朋友不落人後提早上山賞梅,傳了一張路線圖DM給我們,OK~今年就來去國姓仁愛鄉的互助國小~
以前聽大家說這裡是賞梅秘境,但我心想,國小校區?種植梅樹的範圍會有牛稠坑,風櫃斗的梅園大ㄇ?? 原來我錯了~
互助國小只是一個賞梅地標,在它的四周圍附近山坡地上,種植了很多很多的老欉梅樹,
這裡和信義鄉不同的是遊客沒那麼多(沒塞車),商家比較少,視野很棒,至於梅花ㄋ?這裡是老欉,樹幹很有冷峻剛毅的fu~不論是信義鄉還是仁愛鄉,兩邊的梅花都很漂亮
話說我們手上雖有路線圖但第一次進來仁愛鄉,我們還是在這個深山林內找了一下路,還沒來之前,我們都以為仁愛鄉的地勢會很高,不會喔~路況很好.
在這條路上還可以看到"糯米橋""清流部落"的高聳牌仿,記得有條叉路進去是"泰雅渡假村"
車子一經梅樹林還沒到國小,沿路就都可以聞到梅花的香味ㄝ.
看到有遊客了,這意味著今日的旅遊目的地我們接近中
箭頭指標往上直走(單行道)到底即可抵達互助國小 , 這條前往國小的路上有間中原天主堂 (居民真的很熱心,特地用紙板寫著"互助國小"&"百年教堂)
上面有個停車場但車位有限,假如停不到位子只好從另一條小路返回大馬路自尋停車位,
沒有高牆的校區,雖然大門沒開,但校園是呈現自由進出的風格
我們老遠就聽到原住民跳舞廣播的音樂聲
一群原住民的小朋友正在和遊客一起同歡 ,圍成一個圓圈圈跳迎賓舞
賞梅前我們只看到最後大家一起合跳的迎賓舞
看完梅花下來校園玩溜滑梯時恰巧遇見他們賣力的又跳了一場
跳舞前方放有樂捐箱,大家可以隨意捐獻
我覺得來這賞梅又能看到原住民舞蹈,學校的安排真的有替活動達到加分的效果
梅花是靜態的表演,原住民舞蹈是動態的展現,真是太棒了!
穿越操場,校園號方白色樹林即是梅樹林
賞梅區的商家養了一隻有著豹紋的貓成了拍照新寵
這裡有賣樹豆湯,為甚麼要提這個是因為等等去西伯梅園時,在那有看到樹豆
我覺得這裡的梅花花形較小
和信義鄉品種不同ㄇ??
梅花
花五瓣,直徑1~3厘米。花野生型為白色,樹幹多縱駁紋
到處都可以聞到梅花的清新香味,
仁愛鄉中原部落、眉原部落種植近五十公頃的原生種梅樹區
梅花盛開季節,當地就形成一片花海景緻
走路前往中原教堂
這一區也種植了大量的梅樹
叉路牆上畫著鮮豔的教堂意象,鮮豔的色彩給人好溫暖的感覺
右側圖案畫有綠色山巒,是指這裡ㄇ? 山中的教堂
中原天主堂
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中華路48-1號
逛完這一區
我們想去今年賞梅的活動會場~西伯梅園
投八十線指標三.五公里互助國小周邊是第一個賞梅據點,
第二個賞梅據點在投八十線四.五公里過眉原橋,見「西伯」(賽德克族語意指「山上」)指標左轉進入產業道路,一路蜿蜒而上,兩側就是大片梅園
剛剛在往仁愛鄉的路上,道路兩旁插有這次的活動宣傳旗,那時看到"西伯"二字,我還以為是位叫"西伯"阿伯的梅園ㄟ,哈~
傍晚來這,熱鬧程度已減少了許多,(從網路BLOG得知,泰雅渡假溫的大型布偶,電視台和互助國小的小朋友們早上都在這)
其實我們只是想來看這裡有賣甚麼~
看到樹豆湯的樹豆,長的很像毛豆,這樹豆就是在國小那邊看到開有黃花的樹(就是那麼的巧,晚上看新聞,電視居然在介紹台東原住民美食~樹豆湯)
好~下次一定要來品嘗一下
這裡販售居民自種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
西伯梅園就留待下次散步參觀去
PS: 中原部落是賽德克族的後裔,SO~今天小朋友跳舞的音樂有賽德克巴萊電影的配樂
ps:下次信義鄉的活動會場也要來去看看